红龙

中国台湾水果农情预测2020年10月

发布时间:2023/5/7 18:16:06   

一、番石榴收获面积公顷,产量20万公吨,较常年增产21%;下半年果产量10万公吨,较年增产16%(预测月份2至9月)

番石榴为热带常果树,主产区为高雄、彰化、台南及屏东等县市,栽培品种以珍珠拔为大宗,周年可开花结实,并依采收季节分为上半年果(1至6月)及下半年果(7至12月)。番石榴运用不同修剪时期调节生产,以配合市场需求,并可避开6至9月水果盛产期及台风豪雨季节。近5年间番石榴产量受、年风灾及、年豪雨及水灾影响,产量略有减少。年气候平稳,生长状况良好,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公顷增加2%;产量20万公吨,较年17万公吨增产13%,较常年16万公吨,则增产21%。下半年果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增加2%;产量10万公吨,较年8万公吨,则增产16%。

二、木瓜收获面积公顷,产量14万公吨,较常年增产17%;下半年果产量5万公吨,较年增产35%(预测月份3、4、7、8、9月)

木瓜为热带果树,主产区为台南、屏东、南投等县市,品种以台农2号为大宗,全年可采收,依采收季节分为上半年果(3至7月)及下半年果(8月至来年2月)。木瓜可连续开花着果,并可藉由其人为疏花蔬果进行产期调节,适当调控果实产季于价高或贮藏性病害较少的季节。木瓜不耐寒、根部忌淹水,其近5年产量受、、、年风灾、豪雨等影响相对降低,年气候平顺,且南投、高雄地区种植面积略增,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公顷增加3%;产量14万公吨,较年12万公吨增产16%,较常年12万公吨,则增产17%。下半年果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增加3%;产量5万公吨,较年4万公吨,则增产35%。

三、柳橙收获面积公顷,产量14万公吨,较常年增产3%(预测月份7至10月)

柳橙为亚热带常绿果树,主产区为台南、云林、嘉义及南投等县市,主要产期为10月至2月。柳橙树势强健,对环境抗性强,具一年可生长3-4次梢之特性,早期栽培面积快速增加,生产过剩,近年已逐步达产销平衡,并持续倡导配合生长发育时期合理化管理水分、肥培及病虫害,以维持良好产量及果实质量。今年有部分产区遇开花期雨水不足,惟整体开花、结果情形尚属正常,后续仍需持续观察,相对于、年风灾影响产量等情形,年产量略有增加。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公顷略增1%;产量14万公吨,与年14万公吨相当,较常年14万公吨,则增产3%。

四、葡萄(冬果)收获面积公顷,产量2万公吨,较常年减产35%(预测月份夏果3、4月;冬果9、10月)

葡萄为多年生温带果树,主产区为彰化、台中、苗栗及南投。葡萄产期调节技术发达,最普遍的栽培模式为6至7月生产夏果及12至1月生产冬果之一年二收模式,另有利用温室设施栽培生产3至5月春果等一年一收栽培模式。本次预测之葡萄(冬果)主要系指一年二收栽培模式的冬果。葡萄品种多元,台湾栽培品种以鲜食葡萄巨峰为主,与进口葡萄具区隔性,惟葡萄虽具高经济价值,因易受气候影响,且耗费劳力,近年收获面积逐年减少,有废园及转作茂谷柑、甜桃、红龙果等作物的趋势。年彰化、台中、南投葡萄生长情形良好,苗栗地区则因8月有区域性冰雹,后续仍需观察果实生长状况。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公顷减少7%;产量部分,因彰化地区部分农民逐渐转型为只收夏果之一年一收模式,且过去将早春葡萄误植于冬果,故经重新盘点后,预测产量2万公吨,较年3万公吨减产36%,较常年3万公吨,则减产35%。

五、红龙果收获面积公顷,产量7万公吨,较年增产4%(预测月份4至9月)

红龙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区分布于彰化、南投、屏东及台南等县市,主要产期为6至10月。用夜间灯照技术,部分产区可延长采收期至翌3月或提早至5月,亦可调控留花留果数,提高果实重及质量。红龙果前几年因价格佳,农民陆续由休耕田区或其他果树转种,至种植面积逐年大幅成长。惟近3年市场价格逐渐平缓,种植面积成长幅度已逐渐趋缓。年气候稳定,开花及结果情形良好,预估收获面积公顷,较年公顷增加1%;产量7万公吨,较年6万公吨增产4%,较常年6万公吨,则增产2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3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