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龙 >> 红龙的习性 >> ldquo粉红女郎rdquo入侵
已经数不清是封控在家的第几天了
想念和三五好友
在夏日街头的夜市烧烤
点上一大份小龙虾
来一盘酱爆螺蛳加一杯扎啤
就能开心一整晚
今天小编就化身为大厨
教大家如何爆炒螺肉
先准备佐料,拍蒜切姜,热锅下油……
停停停,走错片场啦,其实今天咱们的任务是认识一种螺——福寿螺,虽然都是螺,但这种螺可不能轻易食用,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这福寿螺吃了也不能添福添寿,反而极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导致严重后果。
近日,随着气温升高,福寿螺的繁殖季节逐渐来临。疾控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早在年,北京就曾爆发过一起受害人数达到多位的福寿螺感染事件,其原因就是饭店给顾客提供了加工工艺不当的福寿螺肉,导致顾客在食用后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病。福寿螺长啥样?到底能不能吃?广州管圆线虫又是何方神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探究一二。
Q1
福寿螺长什么样?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个体大,每只~g,最大个体可达g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一方面,由于福寿螺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一些消费者难以区分,误将福寿螺当田螺食用,导致悲剧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便福寿螺的肉质不佳,且携带寄生虫,但因其价格便宜,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不法商家用福寿螺冒充田螺的情况。
那么,吃货们如何区分田螺和福寿螺呢?实际上,这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小编这就来给你支几招:
辨
如何辨别福寿螺?
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颜色偏黄,而田螺偏青褐色;另外,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大家可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Q2
福寿螺一般在哪里出现?
每年3~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繁殖力极强,1只雌螺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喜欢在离水面15~40厘米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粉红色的卵块”是辨认福寿螺最容易的特征之一。接下来的几张照片让我们一起看看福寿螺的真实模样,有密恐的小伙伴要谨慎观看哦。
这些形似粉红色小葡萄的圆球是福寿螺的螺卵,每年3至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是不是还挺好看?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福寿螺本螺,它产的卵也不要碰。
“粉红色的卵块”是辨认福寿螺栖息地最容易的特征之一。福寿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呈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远看像朵粉红色的“花”,是个不折不扣的“蛇蝎美人”,大家千万别去摸它。
成片的粉红色卵块对农业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美丽”的污染。福寿螺最爱啃食水稻、茭白、莲藕等植物,导致减产减收。
那么大家(chihuo)最关心的问题来了
福寿螺究竟能不能吃呢
Q3
福寿螺究竟能不能吃?
图为实验室解剖福寿螺,标记部位为肺囊,是广州管圆线虫最多寄生部位。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条。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后,幼虫会侵入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患者进食螺肉后2~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问
那么,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如何借着福寿螺感染人体的呢?
首先,广州管圆线虫将老鼠的身体作为自己生长繁衍的温床,所以它又被称为“鼠肺线虫”。其成虫在老鼠体内产卵,卵随即发育成一期幼虫,并被排出老鼠体外;一期幼虫遇见福寿螺后便可顺利进入到螺体内。这样,福寿螺就成了中间宿主,广州管圆线虫的二期、三期幼虫在福寿螺体内顺利发育。此时的福寿螺已载满了攻击人类的利器,一只福寿螺可能带有条左右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它们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人一旦吃了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藏有广州管圆线虫的福寿螺后,即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
但需要说明一点,皮肤接触福寿螺并不会引起感染,也并非所有地区的福寿螺都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在确保螺肉完全煮熟的情况下是可以吃的,但小编还是希望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尤其是在大排档烧烤摊等卫生情况不过关的地方,有些摊贩为了提高食材风味,无法确保食材被完全烧熟煮透,切莫为了一时口欲给寄生虫可乘之机。
上海市保健办提醒您
除了福寿螺体内寄生虫携带率高
其他淡水鱼虾蟹体内
也都有可能存在寄生虫
建议大家避免生吃
或者食用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不给寄生虫一丝丝感染人体的机会
-END-
信息综合自:福建疾控、疾控U健康、深标食品
图片来源:上海农业农村委员会、疾控U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