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龙 >> 红龙的形状 >> 300年前风靡欧洲的中国风刮得更猛烈
当下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风渐渐流行起来。实际上,多年前的欧洲也长时间地流行“中国风“(法语:Chinoiserie),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康乾这段时间内,欧洲对中国的许多方面都十分追捧。
迈森红龙系列---旋槽fluted大餐盘年,为了庆祝新世纪的来临,“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舞会。身穿中式服装,坐着八抬大轿上的路易十四引来众多贵族们的惊叹。自十七世纪中叶后,耶稣会的传教士们将对当时中国的记录和报道代带回欧洲,由此改变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
RobertJones于~所绘的仿中国当时,十八世纪的中华帝国在欧洲人的印象中是具有高度文化与高度文明的大帝国,当时几乎整个欧洲都受到这股中国热的影响。由于进口瓷器价格太高,各国纷纷开始研制瓷器的生产。
中国风荷兰首先设立台夫特窑厂,以软瓷为主。德国则是研究出了硬瓷的制作方法,设立皇家瓷窑,向欧洲销售中国风瓷器。法国也不甘落后,设立皇家制瓷中心“塞夫尔“。
此外欧洲不少建筑也受到中国风影响,凡尔赛宫的特里阿农瓷宫采用圆形基面设计,具有青花彩釉瓷装饰的栏杆、屋脊和檐口。
欧拉尼恩包姆中国园林同样受中国风影响的还有日耳曼园林,位于德绍的沃里兹园林群是十八世纪德国安哈尔特-德绍亲王法兰兹参考中国园林图像下令建造。除了当时欧洲的中国热之外,透过中国元素的吸收,更能显示自己的包容开明形象,而当时德意志境内的“模范国”也落户在安哈尔特-德绍公国的头上。
在法国的贝桑松艺术与考古学博物馆藏有这样一幅画。人物的姿态还有画面的构图是西方的手法,但是人物的形象与景色却充满了东方元素。这就是当时受中国风影响而产生的画作《中国庭园》。
《中国庭园》19世纪上半叶,随着古典主义逐渐在欧洲兴起,这股盘绕在欧洲上空近年的中国热慢慢褪去。随着人们对中国社会实情的了解越多,对中国艺术品的认知越是扭曲,远离中国人真正的生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