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县斥漳废城考
平地无端成榭间,昔年城社今荒村。
万家灯火归何处,白月黄茅冷故垣。
这是明末清初广宗诗人王悃所作的《斥漳废城》一诗,诗中向我们展示了当时斥漳废城遗址的遗貌,可以看出当时的遗迹尚存,这座废城在历代《广宗县志》中都被记载为斥漳废城(明万历作赤长废城),以至于至今很多人都说这里便是斥漳故城遗址。那么这座废城是否就是斥漳故城呢?
《汉书·地理志下》记载斥漳县属广平国,《水经注·卷十》记载漳水“又东北经列人县故城南,又东北过斥漳县南,又东北经平恩县故城西,又东北过曲周县东。”可见斥漳故城不在今广宗县界当是可以确认的。那么广宗的斥漳废城究竟为何叫斥漳废城?这座废城既然不是斥漳故城,那么会是哪座城呢?
明万历版《广宗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广宗县志》,该版《广宗县志·封域志》中在村庄和古迹中分别写作“赤长”和“赤长废城”用的是“赤长”一词而并非斥漳,至今斥漳村一代还流传着火烧小荆山的故事,赤长一词便是形容火烧小荆山时火势过大火苗过高所以得名,后来各版本的《广宗县志》均作“斥漳”是否是“赤长”一词的演变呢?
如文章开篇引用的王悃的诗歌,诗的题目明确用的是“斥漳”一词而非“赤长”,王悃生活的年代与万历年间时间相近,可见当时对地名“斥漳”当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写法,哪种写法是“规范”写法当有其他证据证明。自康熙版《广宗县志》始皆作“斥漳”,可见“斥漳”为规范地名写法当无疑问。关于村名,在斥漳村《王氏族谱旧序》中明确记载“洪武登基三载......名之曰斥漳”用的也是“斥漳”一词,该序文是道光二十一年誊录的,从“旧”字可以看出是之前族谱的序言,在讲到明朝时用的是“天朝大明”一词,可见该《旧序》是在明朝时写的。可见万历版《广宗县志》“赤长”的说法当是来自火烧小荆山的说法,而并非斥漳村规范的写法,其规范写法当为“斥漳”。
关于是哪座古城遗址,明万历版《广宗县志》记载赤长废城时描述为“故址略存”并没有说明是哪座故城的遗址,而到了康熙版《广宗县志》则明确记载为“本广平县故址,略存”,有清一代的各版本县志记载均是如此,直到民国时《广宗县志》才第一次提出斥漳废城“疑即汉时斥漳故址”,可见所谓斥漳废城就是斥漳故城遗址的说法在明清两代是不存在的,直到民国时才有了这种说法,然而有明以来的各个版本的《广宗县志》均没有记载广宗何时何地曾经是斥漳县辖域,那么所谓斥漳废城就是斥漳故城遗址的说法在民国版《广宗县志》的记载中本就是自相矛盾的。这也从广宗方志中可以看出斥漳废城其实不是斥漳故城遗址。据村里老人介绍,斥漳村曾出土过铭文,铭文中有“南关”字样,至于南关前面的字迹由于时间太长已记忆模糊记得不是十分清楚,那么斥漳废城会是哪座古城呢?
《大清一统志·顺德府·广宗县》载:“斥漳故城在县东南十六里,遗址犹存,盖洺水县之讹也,俱详见威县”。这是史料中第一次对斥漳废城遗址提出相对合理的假说,而关于洺水县,在《大清一统志·广平府》中是这么记载的:“洺水故城,在威县北,宋初置洺水镇,鸡泽县有北洺水镇即此,加北字者以别于曲周之故洺水县也,金于此置洺水县,元移威州来洺,又徙置今所,威县志洺水废县在城北五十里”,可见洺水县城大部分时间都在今威县境,今斥漳村在金时属洺水县,元朝“分洺水民户之半”置广宗县,至此广宗县辖今斥漳村,也就是说这里如果是洺水县故城,那么一定是在金朝时曾短暂做过洺水县城,《读史方舆纪要·北直六》:“斥漳城在(威)县西南。汉县治此。”这里说的当是斥漳村,文中的“西南”应为“西北”之讹,然而汉斥漳城在今曲周域内是没有疑问的,所以此说当误。所以斥漳废城指的就是洺水县故城当是可信的。汉斥漳县在北齐时被废,隋朝于斥漳县故地设置洺水县,由于曲周境内的斥漳县曾“改名”洺水县,所以斥漳村在起名字时就取了斥漳的名字,认为是取回了洺水的本来名称。据明万历版《广宗县志》记载明朝时广宗有三条河流,分别为:“由平乡东卫家庄来县,西北十五里马鹿村入巨鹿境,是谓老漳河。”“又有小漳河,亦由平乡东北董沽村来县五里庄,绕城西折,西北至板台入巨鹿境。”“洺河故道:由曲周龙堂村来县东南十五里荆家寨,至李磨村东北入威县陆台。又一支自威县河洼村入县东南二十五里刁家林,历公村、红龙合于陆台。”斥漳村位于荆家寨村南,《王氏族谱旧序》明确记载“废县之地、近在河侧”,可见斥漳废城所在的“近在河侧”中的“河”指的是洺河故道而非漳河故道,而洺水县的名称就是取自位于洺河(洺水)附近,可见斥漳废城是洺水县故城的说法当是可信的。
根据斥漳村《王氏族谱旧序》记载,王姓先祖本在元朝“位列三台”相当于三品高官,然而不满脱脱专权辞官归乡,红巾起义北伐河北,由于王姓先祖本在元朝中央位居高位,所以对王氏家族进行迫害,王氏家族被迫出逃避难,洪武三年归来后发现村庄小荆山已经被大火焚毁,“是故以废县之地、近在河侧,名之曰斥漳,为之,相其土宜,修之平之......”“名之曰斥漳”说明广宗斥漳村的得名始于洪武三年即公元年,因为如果之前就叫斥漳的话,那么这里应该记载为“名曰斥漳”不应该带“之”字,“名之”的“名”显然是动词“把**命名**”“命名”的意思,选址时选择“废县之地”可见该废县距离明初不远。
关于斥漳名称的由来,斥漳村流传着斥即排斥、漳即漳水,斥漳即斥漳人与漳水斗争排斥的意思,即漳河泛滥斥漳人逃离,待水灾恢复斥漳人就回到家乡修建河堤治理漳河,若此斥漳的得名便与漳河有关,《后汉书》载“经,西有漳水”,《水经注·卷十浊漳水》载漳水“又北经曲周县故城东,又北经钜桥邸阁西,又历经县故城西”,《元和郡县志》载“漳水,东去(宗城)县二十七里。”《元和郡县志》又载“旧漳河,在(魏)县西北十里。”可见漳水在秦至唐早期流经今斥漳村附近,《元和郡县志》又载“新漳河,在(魏)县西北二十里。”同书平乡词条记载“浊漳水,今俗名柳河,在县西南十里。”《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四河北道三》载:“枯漳河在(宗城)县东二十七里”,可见到了唐宋时期,漳河已不流经这里,这里已是枯漳河、旧漳河,尚有故道,如果斥漳为人和漳水排斥而得名,那么斥漳的名称最晚也要唐朝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此时正是斥漳县存在或刚被省掉数十年的时间,斥漳县的得名位于漳水边上土地斥卤而得名,显然与斥漳村的得名意思不一样,如果此说为真,那么斥漳村在当时应为北斥漳镇以区别于斥漳县,然而此说暂未找到任何考古、文献等证据,列此存疑,待以后考证。今天的斥漳之名始于洪武三年当是没有疑问的。
通过梳理可知,斥漳废城其实与斥漳故城无关,而是洺水县故城遗址并且是短暂做过洺水县城,今天的斥漳之名始于洪武三年,至于北斥漳镇(汉魏晋时这里是否有斥漳之名)尚待考证。
《广宗县志》收录的斥漳村遗址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