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龙 >> 红龙的习性 >> 关岭火龙果产于石漠化的关岭县
关岭火龙果,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特产,果实圆形,果皮呈鲜红色至淡红色,果肉紫红色,汁多味甜。
关岭红心火龙果营养丰富,富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C和水溶性膳纤维,它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医药”为一体,称之为无价之宝。
年7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关岭火龙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范围为关岭自治县板贵乡、上关镇、花江镇、八德乡、断桥镇、新铺镇、岗乌镇、普利乡等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关岭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安顺市,坐落于云贵高原东部脊状斜坡南侧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坡地带。境内山脉属乌蒙山系,山体多起伏绵延。地貌具有高低起伏大,类型复杂多样的特征,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也是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战场。
山多、石多、灾害多,水少、土少、植被少,关岭面对的是棘手的石漠化难题。贵州省果树科研所于年,从海南引进红皮白肉和红皮红肉两个品系的火龙果进行试验示范,成功培育出“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等一系列新品种,且在品质和丰产性等方面显示出更明显的优势。同时,该所还致力于火龙果贮藏保鲜、种苗繁殖栽培、产业化生产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破解了火龙果规模化种植的技术瓶颈。
要说把火龙果引用到石漠化严重的关岭试种,源于农业科技人员的大胆推想——火龙果耐热耐旱、喜光耐阴、喜肥耐瘠。贵州喀斯特山区特别是低热河谷地带的气候条件,跑水、跑土、跑肥的瘠薄土壤,与原产地海拔低、温度高、干旱少土的自然生态条件接近。
短短十几年,弹指一挥间。过去“巴掌大小、土比纸薄”的石旮旯地和荒山之上,如今连绵起伏着成片火龙果园,一个个怒放的“红色火球”渲染着满山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