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

嘉德四季59期丨百瓷集韵掌玩心悦

发布时间:2023/6/16 15:15:41   

“百瓷集韵·掌玩心悦”专场是四季瓷器长期推出的特色夜场,本期拍卖,我们再度将其合二为一进行拍卖。其中“百瓷集韵”专场我们依惯例,甄选明清佳瓷百件,分别组成“余韵——清代晚期御窑瓷器”、“气韵——清代早中期御窑瓷器”、“色韵——单色釉瓷器”、“意韵——画意瓷器”、“明韵——明式瓷器”、“新韵——晚清民国瓷器”六个专题,进行展开。

今日先为大家推送“百瓷集韵”部分中的“气韵”、“色韵”、“余韵”三个专题中的部分重点拍品,可先睹为快。

气韵——清代早中期御窑瓷器

清王朝统一中原后,政权趋于稳固,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制瓷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景德镇瓷器生产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清代早中期瓷器造型多样,品种丰富,不仅继承了明朝传统的青花、五彩,还创新出绚丽多姿的粉彩、珐琅彩,精彩绝伦。

Lot

清雍正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

高H30.7cm

“大清雍正年制”款

玉壶春瓶因其优美的线条和典雅的造型,博得雍正皇帝所喜爱。其在位期间,还曾亲自指导釉里红云龙纹玉壶春瓶的烧制。据《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十年(年)七月二十四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日司库常保、首领萨木哈持出:白地红龙大玉壶春瓶一件……传旨:此白地红龙玉壶春瓶上红龙画的甚好,但龙尾不甚爽利,上下花纹亦好,画得略浑些……酌量或画两条或画一条,其龙尾改画爽利些,上下花纹照样,俱要画清楚,钦此”。

本品造型饱满俊秀,纹饰清晰流畅,发色均匀艳丽,颇为贴合雍正皇帝所追求的“画片爽利,酌量或画两条龙”的烧制要求。另外,伦敦苏富比于年4月1-2日拍卖会所释出一件雍正作品,其造型、纹饰等均与本品极为相似。或与本品当初为成对烧制,但相较之下,本品发色则更为鲜丽。除此一列外,检索各大馆藏收藏,尚未见有与本品相同作品传世,其存世之罕,由此可见一斑。此外,其也是为数不多具有明确清宫档案记载,且雍正皇帝亲自指导下所制御窑佳器,颇值珍视。

Lot

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尊

高H23cm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张仲英先生旧藏

中国嘉德年9月19日拍卖会第号

摇铃尊为康熙朝特有的创新品种,其形状与藏传佛教之长柄摇铃相似而得名。本品古朴瑰丽之造型,应取材于春秋战汉的青铜乐器——錞于。从《宣和博古图》的周山纹錞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康熙釉里红和青花锯齿团花纹摇铃尊与錞于上的纹饰如出一辙。由此可知,其纹饰素材当来源于古代青铜礼器。

参阅图《宣和博古图》

此外,据学者研究,摇铃尊与熙朝名品柳叶瓶、莱菔尊、苹果尊等御用瓷器为康熙著名文臣刘源所设计。如康熙时刘廷玑《在园杂志》载“国朝御窑一出,超越前代,其款式规模,造作精巧,多出于秋官主政伴阮兄之监制焉”。同书卷一载“(刘源)内庭供奉时,呈样瓷数百种,烧成绝佳……内廷所制,多出其手”。其与臧应选共同发展了康熙御窑瓷器,开创了与明代不同的风格,缔造了康熙官瓷的多样化与当朝特色。

本尊器型端庄秀美,胎釉细腻无瑕,釉里红发色沉稳,图案工致细腻,康熙御窑釉里红之精彩卓越,观此尊可知矣。

Lot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高H37.8

“大清乾隆年制”款

赏瓶在清代文献中又有“玉堂春瓶”之称,由于其主题纹饰用青花绘成缠枝莲纹,故取谐音“清廉”,常被用于赏赐下臣,故有“赏瓶”之名,暗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经典品种,雍正以后历代皆有烧制,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

Lot

清乾隆早期唐英制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炉

高H47.5cm

来源:天津私人旧藏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佛事活动十分频繁。与佛事相关的瓷质供奉器皿的烧制也格外受宫廷重视。如《唐英督陶文档》记载:“乾隆八年(年),览奉……再青花蜡台二对仍交与唐英,各配香炉一件……其蜡盘中层做好蜡阡样式香炉,蜡烛台花瓶烧造几分,比此样放大些亦烧造几分送来,钦此。”本品即属宫廷所制五供之一,其虽不落款,但对比观察之下,不难看出,颇具唐英制瓷风韵,且很有可能为唐英制出。

参阅图

国家博物馆藏品

如国家博物馆所藏一件唐英为东坝天仙圣母定制的青花花觚,其装饰风格,以及缠枝莲内以团寿作花心的装饰细节,均与本品相似。本品造型敦实,纹饰描绘精细,青花发色俱佳。若非唐英私人用于供奉神明的瓷器,必为朝廷定制所属。

Lot

清雍正内矾红五蝠纹外斗彩折枝花果纹花口盘一对

直径D15.7cm

来源:纽约拍卖会年9月18日拍卖会第号

雍正斗彩素以施彩鲜丽,绘画精巧,风格清新温婉而著称于世。正如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赞曰“(斗彩)康雍至精,若人物、若花卉、若鸟兽,均异采发越、清雅可爱……足为清供雅品,弥可宝贵也。”而此对斗彩花口盘,颇为符合“异彩发越,清雅可爱”这一气质。

色韵——单色釉瓷器

明清单色釉瓷器在釉色品种、仿古创新、器物造型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清代继承了明代单色釉制作工艺,可以更娴熟地控制釉色。单色釉瓷既可赏其色,又可叹其形,幽隽淡恬,悦然于心。

Lot

清乾隆浆胎仿定釉暗刻兽面纹盖碗尊

高H20.5cm

日本私人旧藏

北京年12月5日拍卖会第号

云海阁藏品

有清一代青花御窑之中,采用浆胎工艺大规模烧造的仅此式盖碗尊一种,其制器理念应取法自同样造型的仿定白釉作品,二者之间有明显的传承关系。故本品之类可称清代御窑盖碗尊开山之作,地位重要。且此类作品采用极为特殊的篆书款识,亦显示出其在御窑瓷作中特殊的地位。

Lot

清康熙白釉琵琶尊

高H18.6cm

香港家族旧藏,其家族收藏建立于年代末至年代初

此式瓷质琵琶尊,最早见于宋代龙泉窑,时为仿同期金银器皿。而本品从造型判断,当为熙朝御窑仿古制式。然其师古而不泥古,以似脂如玉的白釉饰之,体现了熙朝御窑“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的审美和创新理念。

故宫博物院藏品

另外,检索公私收藏资料,可知同类型器物,尚见天蓝釉作品,如故宫博物院及瑞士收藏家鲍尔所藏,大小、形制、款识与本品颇为相似。但相较而言,白釉作品却十分少见,殊为珍贵。不失为一件可藏,可赏,又可继续深入研究的熙朝御窑单色釉佳器。

Lot

清雍正内白釉暗刻云龙纹外蓝釉盘

直径D19cm

据《清宫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三年(年)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霁青暗龙白里盘二十件”,而此处所记“霁青暗龙白里盘”即指此类作品。

雍正御窑蓝釉盘,依据釉色可分为“天蓝”和“霁蓝釉”两类。本品则属后者,但其与常见霁蓝釉盘不同之处在于,本品不仅盘内施透明釉,而且以暗刻龙纹为装饰,突显了其不凡的档次。

Lot

清乾隆柠檬黄折腰小盘一对

直径D11cm

北京市文物公司旧藏

北京年7月1日春季拍卖会第号

柠檬黄釉为雍正时期借鉴西洋之法而创,《陶成纪事碑记》中名为“西洋黄色器皿”。其釉色浅淡柔和,历来为藏家所钟爱,是清代单色釉中的名贵品种。

本品为乾隆早期御窑延续前朝之作,其造型轻盈灵透,釉色淡雅娇嫩,品质极佳,于掌间把玩,让人爱不释手。其成对保存,殊为不易,颇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