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7月29日,黄平县平溪镇红龙村骄阳似火,百亩百香果基地郁郁葱葱,硕果累累。顶着烈日,村民们正给百香果剪枝,除草。
“没有种植百香果以前,我家主要种的是水稻,增收途径很有限,现在有了百香果种植基地,不仅可以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可以照顾孩子。”红龙村贫困户杨正英一边用线固定百香果藤蔓,一边兴致勃勃地说。杨正英一家5口人,女儿一直病着,家庭收入有限,也因此被列为贫困户,至今仍未脱贫。“家门口务工,每天工作9小时,每个月有块收入,这样下来我家脱贫有望。”杨正英向记者说,除了务工,她流转了3亩土地,每亩土地元,共计元,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自红龙村发展百香果种植以来,不仅是杨正英,不少村民也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通过百香果产业基地带动红龙村贫困户长期就业30余户,户均收入每月元至元。“这都是东西部协作帮扶红龙村后给村民们带来的福利。”百香果基地负责人李吉军告诉记者,黄平县平溪镇百香果基地建设项目由黄平县且兰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于年4月启动,投资总资金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万元。
目前百香果亩已建设完毕,投入资金万元,按“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生产经营模式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劳动用工、利益联结贫困户分红、效益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记者了解到,按照保底(6%)分红算法,该村把东西部协作资金为万元作为基数,每年分别(-年)向位贫困人口分红资金20.5万元,每年每人固定分红元,村集体每年分红资金为4.1万元;效益分红是将该项目产生效益的净利润的70%分给利益联结贫困户。
“百香果还有半个月就能上市,我们以电商平台和现场采摘活动为主,还会将部分鲜果进入加工环节,销往福建、北京、杭州、贵阳等地。”李吉军高兴说,“等到今年年底,包括杨正英在内的户贫困户将享受百香果产业的第一年分红。”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杨锦焘编辑刘娟利
编审 周灿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