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

没有空调,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发布时间:2023/2/17 19:10:41   
北京哪间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pf/a_9152858.html
                            

从中国传统颜色来认识二十四节气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梦华录》,让我们从中得以窥见宋代街市的繁华。

在那里,东京城内灯火通明,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它们共同构建了宋代的生活美学。

虽然古人讲究“心静自然凉”,可就算是在赵盼儿清幽雅致的“半遮面”茶坊,炎热的夏季也依然难熬。

扇子、轮式风扇的效果甚微,冰便成了降温的法宝。不过,古人没有冰箱,是如何做出冰块的呢?

古代避暑姿势大赏

时节进入小暑,便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酷热难耐的日子。

在这样的日子里,太阳炙烤大地,蝉鸣声不绝于耳,一声比一声聒噪,人也容易出现苦夏、中暑的状况。

那么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代人,该怎么度过难熬的暑天呢?

古代虽然没有制冰设备,但并不代表古人没有冰块可用。《甄嬛传》中,在华妃与甄嬛的宫中,都出现过使用冰块纳凉的场景。

古代人的冰通常用两种方式获得:一是窖冰,二是制冰。

窖冰,也称“藏冰”,是指在寒冷地区采集冰块,并储存起来。宫中有专掌此事的官吏,并建有“冰井”用以储藏。

《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官府取冰通常靠宫中“颁冰”、“赐冰”等途径。而民间可以买卖冰,有商用冰窖。

在夏天,卖冰是一种传统商贸习俗。冬天将冰藏于窖中,待到三伏天启用,开始贩卖。

根据历史记载,唐代已有冰淇淋,宋朝出现了刨冰。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上,两名侍女捧着装有“酥山”的盘子。“酥”,类似今天的奶油。

制作酥山要先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的状态,然后向盘子里的冰上滴淋,一边淋一边做出山峦的造型,再插上花朵、彩树等装饰品,最后端入冰窖冷藏。

唐代诗人王泠然是这样描述冰淇淋的味道的:“味兼金房之蜜,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沍而体成。”简而言之,酥山甜如蜜,透心凉。

宋代冷饮更加发达,而且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我们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发现,十二世纪的东京街头,有近20个在大伞下售卖冰镇“饮子”的摊位。

《梦华录》中赵盼儿的“紫苏饮子”,原型为紫苏熟水,在宋代堪称冠军饮品。

△紫苏

宋仁宗曾命翰林院评定汤饮的高下,用中药紫苏制作的熟水名列第一。紫苏熟水不仅可以解暑发汗,还能行气和胃。

宋人消夏用的冷饮种类很多,网红冰品有“冰雪冷元子”。

“冰雪冷元子”由黄豆和砂糖制成,把黄豆炒熟,去壳,用砂糖或蜂蜜拌匀,加水团成小团子,最后浸到冰水里,就成了香甜可口的冰凉甜品。

说起宋朝最爱吃冷饮的人,诗人杨万里算一个。

他专门写下《咏冰酪》:“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听起来冰酪并不输现在的哈根达斯。

除了用笨办法藏冰,古人还发明了不少人工制冰法,如硝石制冰法、热水制冰法等。

不会硝石制冰,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穿越党?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可见,在古代硝石制冰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制冰方法。

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硝石,无意中发现硝石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水温降低,甚至结冰。于是很快就有人利用这一特点,在夏季制作冰饮。

除了制冰外,古人还从穿着、起居等各方面消暑。在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薄如蝉翼,重量不足一两,在现代已无法复刻。

古代人在夏天,并不是穿着我们在影视剧中常看见的粗布麻衣,而是素纱衣。这种衣服不仅能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到皮肤,还能在人体表面形成空气流动,即使在伏天,也能感觉凉爽。

而且“苦夏”对于古人来说,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难熬。既然太阳正高,那就在家睡到自然醒:“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既然长日漫漫,那就晚上再玩:“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但可采莲、泛舟、垂钓、静坐、弹琴、登高……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同寻常的避暑方式。

《世说新语》中记载,因为天气太热,宰相王导将肚皮贴在棋盘上,直呼“何乃渹(qng)!”(意为:怎么这么凉快啊)这和我们现在将脸贴在冰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酉阳杂俎》卷十七中记载的另一个故事就有些猎奇了,传闻唐玄宗时期,申王患病,肚子下垂到小腿,每次出行都用白帛捆着肚子,到了三伏天,喘气都困难。

于是唐玄宗下令从南方捉两条冷蛇赏赐给他,申王就把蛇束在腰间去暑。虽然有效,但听起来着实瘆人。

除了这些,古人还有许多消暑方式,这些消暑方式无一不彰显着他们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美学。

二十四节气——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但紧接着就是大暑,所以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zh)。

小暑时节,凉意已去,所有吹来的风都夹着热浪,蟋蟀从田野逃至庭院的墙角,以避暑热。老鹰远离气温过高的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

《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里用赤灵、丹秫、木兰、麒麟竭(ji)的过渡来形容小暑的色彩,起承转合的四个颜色分别对应小暑时节不同的状态。

赤灵,其色出自传说中的红色神鱼,以及无角的红龙。

赤灵

蟋蟀居壁之起色

《抱朴子》曰:“丹水出丹鱼,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鱼浮水侧,光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长居川中不腻。”

传说扑朔迷离,闪耀着神秘与奇幻的色彩,让人恍惚间游离于世,仿佛已踏足水面,看见赤灵的血将河染红。

“步行水上”、“长居川中”可能只是古人对驾驭水的一种期望和想象,在现代,我们可以借助冲浪板、潜水服实现这样的愿望,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丹秫,即古代用作染料的赤粟。

丹秫

蟋蟀居壁之承色

丹秫,语出《周礼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三入为纁(xūn),五入为緅(zōu),七入为缁(zī)。”

钟氏染羽毛,将朱砂和丹秫(sh)浸在水里三个月,然后用火炊蒸,并以蒸朱秫的汤沃浇所蒸的朱秫,接着再蒸一次,这样的染液便更浓,之后用以染羽。

染三次的颜色称为纁,染五次的颜色称为緅,染七次的颜色称为缁。

丹秫的“秫”是粘稠的意思,丹秫乃是鲜艳深厚的红色。古代染色技术从泥染、炭染发展到石染、草染。

秫是媒染剂,起到帮助朱砂着染于丝织物的作用,印染技术的不断精进使古代世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貌。

木兰色即赤黑色,系比丘染制袈裟所用三种如法色之一。

木兰

蟋蟀居壁之转色

陆翙《邺中记》云:“虎出时,以此扇夹乘舆。又有象牙桃枝扇,或绿沉色,或木兰色,或作紫绀色,或作郁金色。”

象牙细密坚韧,便于雕刻又不易破碎,还可染色,以象牙制成的扇子美妙绝伦,乃为上品。

因“象”与“祥”谐音,象牙制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吉祥辟邪、安神镇宅的寓意。

麒麟竭为粤台地区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树脂凝结如血色,可入药,用于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麒麟竭

蟋蟀居壁之合色

《本草蒙筌》中写它的特征:“敲断而有镜脸,光彩似能射人。取摩指甲弦间,红透甲者方妙。”

无论是采集、分辨还是食用,都透露着古人关于人与自然的智慧认知。

小暑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虽然它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此时很多地方的人们,已能感受到高温的威力。

原标题:《没有空调,古代人在夏天是如何避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228.html
------分隔线----------------------------